得益于LoRa與NB-IoT等低功耗廣域網廣泛應用,以及5G部署,帶來全球物聯網連接量高速增長,從智能汽車、智能家居到企業資產管理設備再到工業設備,廣泛的連接推動信息科技由移動互聯邁向萬物互聯轉變。根據權威調研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,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規模達到300億,以及到2024年全球物聯網的連接量將接近650億,年復合增長超20%。
與此同時,并在人工智能促進下下,驅動全球數字化、智能化創新,使得各界面向物聯網支出穩健增長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國是全球物聯網支出最大市場,來自IDC最新報告預測,到2024年我國物聯網市場支出將達到約3000億美元,未來5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3%,這個支出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物聯網市場。
需要指出的是,物聯網最早實踐可以追溯到1982年,而物聯網因2008年IBM的智慧地球在全球引爆,隨后全球大多數國家紛紛推出物聯網相關發展戰略。至此,物聯網在全球得到快速發展,如今,物聯網不再高高在上,已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,從制造業生產車間自動化到城市、交通等公共管理,甚至家庭場景下的智能家居。
物聯網廣泛應用落地,帶來了物聯網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。我國作為全球最具創新新活力市場,各界對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保持強勁需求,使之成全球重要的物聯網市場,且早在2018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就突破萬億大關。
整體來說,制造業、政府、消費者三大行業依然是物聯網支出的主力。這是IDC通過對20個行業的持續跟蹤研究,預計到2024年制造業、政府、消費者三大行業的支出將占市場總支出的一半以上。
從制造業來看,因新冠影響,制造業紛紛加大對新技術投入,積極利用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促使邁向智能制造轉變,自動化部署、智能化較高的制造企業,顯然抗擊外部壓力有更強。以立訊精密、藍思科技等先進制造典范企業來說,受益于人工智能、物聯網等新技術,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,使得營收與利潤繼續保持強勁增長。
自動化生產水平是眾多制造企業市場核心競爭力之一,背后支撐的是先進的智能制造生產線。僅藍思科技就擁有一支超900人的智能制造開發團隊,將生產制造與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進行深度融合,提高生產效率和良率,降低生產管理成本。
還有格蘭仕,作為家電龍頭企業之一,自創立以來歷經多次轉型,近年來逐漸從智造轉型升級。諸如,原來主要靠人工生產,現在越來越多地依靠自動化、機械化生產。還有讓軟件、大數據為家電產品注入更豐富的“神經”,賦予家電產品更多的貼心功能和人格特征,讓用戶實實在在享受智慧家居帶來的人情溫暖和生活趣味。
需要指出的是,格蘭仕的數字化轉型,背后支撐的則是亞馬遜AWS,格蘭仕集團首席信息官努爾古麗曾表示,“AWS創新培訓服務和AWS專業服務對我們幫助巨大?!辈⒅赋?,AWS專業服務團隊采用教練式培訓方式,幫助我們的高層、中層和執行人員對業務、創新、客戶需求、系統架構等方面達成共識,這使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能夠目標明確、溝通順暢,加快了項目的實施進程。
在技術層面,亞馬遜AWS云不僅提供了豐富的云服務功能,還提供了大量經過驗證的最佳實踐,幫助格蘭仕快速啟動和實施項目。其中,在物聯網實踐中,AWS憑借豐富的云服務應用,部署和構建IoT工作負載,內容涵蓋了諸如設備預配置、設備遙測、設備命令和固件更新等場景。此外,格蘭仕利用AWS云完成了電商平臺和物聯網平臺的開發部署。
無處不在的連接,與云端、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,為云服務廠商帶來新一輪機遇,繼而云服務廠商將服務不斷延伸。包括計算、數據庫、量子計算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豐富的云服務。為此,阿里云還啟動了堡壘行動,以此擴大企業物聯網平臺覆蓋率,通過使用阿里云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,企業將不再需要自建物聯網平臺,低成本高效率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。
在智能制造應用場景中,阿里云運用阿里云AIoT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力,通過云、邊緣計算、AI的深度結合,可以讓工廠實現數字化轉型,其中,助力老板電器打造的廚房電器未來工廠入。在這個未來工廠里,機械臂、沖壓設備、AGV等現場設備跟邊緣計算、網絡深度結合,組成了一個互聯互通的工業物聯網絡。
還有在制造業質檢場景中,利用人工智能機器視覺技術已在制造業得到廣泛應用,尤其質檢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制造業標桿場景,從而使得市場規模穩健增長。對于百度來說,則是主要供應廠商,來自IDC最新報告顯示,在人工智能面向工業質檢市場中,百度智能云憑借16%市場份額位居榜首,其次是創新奇智、華為云。
作為專注于算法的曠視科技,結合應用,在個人物聯網、城市物聯網、供應鏈物聯網三大細分賽道,提供包括算法、軟件和硬件產品在內的全棧式、一體化解決方案等實現人工智能應用落地。值得一提的是,旗下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產力平臺核心深度學習框架曠視天元于2020年3月開源,以此降低開發者的門檻。開發者可以基于曠視人工智能生產力平臺平臺,覆蓋更多場景的應用,以此幫助企業快速、高效地建立企業內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,包括將AI能力引入施耐德電氣、一汽富維集團等企業的生產線,并為國網提供無人機輸電線路巡檢、園區智能化解決方案,助力其數字化轉型。
最后,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,在新技術推動下,因數字化、智能化投入較高,不斷提高自動化生產水平,助力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同時,相關企業業績得到大幅增長,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。特別是我國正處于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關鍵時期,繼而開始淡化經濟增速,更加強調發展質量與效益,尤其注重發展數字經濟,以此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。
各行業對新技術保持強勁的需求,助推數字經濟發展的同時,也帶來創新活力。提升生產管理水平,提高產品質量,降低運營成本,以此提升整體效益,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。相信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數字化、智能化轉型作為核心戰略之一,以此達到降本增效目的。對于深耕物聯網各細分市場的企業,幫助企業更快地進行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的同時,也會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。
楊劍勇,福布斯專欄作家,并獲得網易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獎,致力于深度解讀5G、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,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。
電話:024-31892789
郵箱:service@www.idna2u.com
網址:http://www.syzdtek.com
地址:沈陽市渾南區金卡路22號A802